第四节、分类主题法
4.1 分类主题法产生的原因
作为分类工具书,不可能将日新月异的分类项及时罗列到分类表里。比如:“酒类”的品牌在不断
出新;罗列250万种的物种到分类工具书简直难以想象……
但没有标检功能又不能处理信息,怎么办?只有根据标检对象的实际数量和标检程度来把分类表
细分到一定的等级,而把下位用主题法来表示。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,以少变应多变。
例:“种子类植物”有“茶科、海桐科、胡桃科……”等几百个科。如果用分类法表示,很难应对。
如果用主题法表示,用“:”做主题法的代表符,就不难应对。如:用“C58”代表种子类木兰纲的植物,
则“茶科”可用“C58:CAK”表示,“茶科的茶花”可用“C58:CAK-CH”表示。
4.2 类主题与名主题
主题词往往有两重意义:一为类主题,一为名主题。 类主题指组配下位或分类项下的主题词的
性质是类分性的,而名主题指组配下位或分类项下的主题词的性质是品牌性的。
例,组配项照相机零部件的下位“快门”是一个类分性的主题,我们把它叫类主题。而“快门”
可有各种品牌,也就是说类主题还有可能产生名主题。比如“闪电”牌快门。
无论是组配下位还是分类主题,可以这样规定:“ :” 用在分类项格,
“ :” 后边是类主题,例如用“ T16J58:KM ” 表示“快门”。
“// ” 后边是名主题,例如用“ T16J58:KM//SD ” 表示“闪电牌快门”。
例如用“ E7610//QBS ” 表示“齐白石字画”
“// ” 代表六格定位的前两格:分类项格和组配项格。“// ”后跟的是第三格:品牌格。
4.3 类主题的代码重复问题
如:“海桐科”和“胡桃科”的主题词代码都是“C58:HT”,作为一种可能出现的分类项下位或组
配项下位的主题词重复问题,可以用种次号的方法,如可用“C58:HT1”来表示“海桐科”;
用“C58:HT2”来表示“胡桃科”。
4.4 名主题的代码重复问题
如:“森林牌数码相机”和“施乐牌数码相机”的主题词代码都是“T16 J : SM//SL”,要标识这两
种同类不同名的相机,同样可以用种次号方法,如可用“T16 J : SM//SL1”来表示“森林牌数码相机”;
用“T16 J : SM//SL2”来表示“施乐牌数码相机”